
人物简介:杨志明,男,1963年生,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测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任美国Pearson和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等心理测量专家,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特聘研究员等。研究兴趣为教育评价、心理与教育测量、英语测试和应用统计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和ETS托福考试研究课题等多项。在《心理学报》和Intelligence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有十几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社会科学网和光明网等全文转载,出版过《测评的概化理论及其应用》等著作多部,多次荣获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曾入选湖南省首批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
(通讯员 唐静 黄烨禹)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杨志明,从一位青涩而坚定的求知者,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策略周全的教育专家。先后求学于5所高校,历练于多个世界顶级教育与心理测评机构,不断充盈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专注于教育测评领域30多年,积极服务于教育考试、心理测量与教育评价事业。唯有坚持初心,勇往直前,才能书写出人生最真实,最动人的篇章。
【坚定自我,不断前进】
杨志明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选定一个最为恰当的发展赛道。他特别强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因此,在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时,个体是可以换个人生赛道的,不必吊死在一棵树上。一旦选定了人生发展的赛道之后,则最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任何一个行业,只要自己长期奋斗下去,就一定会取得一定成绩的,达到提升自身的同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他的这个想法是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得的,他自己在求学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多次严峻的挑战,包括高考成绩超过重点大学录取线却被打落到师专就读,而且不去就读次年不得参加高考,以及终身只有一次研究生报考机会,而且考上之后必须签署十分苛刻的协议才能去就读的挑战等。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挑战,他从不气馁。缺乏学习资源就自己去寻找、去探究,绝不放弃。杨志明一步一个脚印,从专科到硕士、博士,从普通教师到世界一流测评机构的专家和技术总监,再返聘回国做教育部考试中心特聘研究员和大学教授,为祖国的教育考试事业和人才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博学专业,解决问题】
在采访中,杨志明就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问题侃侃而谈,不断输出自己的观点,使专业知识生动有趣。特别是在讨论教育测量与评价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时,杨志明先从国家政策出发,肯定了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价值,又从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四个方面讲述了教育测量与评价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希望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学生,因材施教,破除唯分数论,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此外,他还指出教育测量和评价对中小学老师教育开展工作具有极大的帮助,能够使老师更了解学生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合的教育方法,从而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杨志明专业地讲解使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通俗易懂,也凸显出其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诲人不倦,如坐春风】
杨志明对大学生们的建议丰富而深刻。他强调,大学生应当拓宽知识领域,查漏补缺,不应局限于自己专业领域。鼓励学生们跨学科甚至跨大学旁听感兴趣的课程,以此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且要善于理性思考,通过阅读来增进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杨志明提醒大家要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维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此外,杨志明还指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还需要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学会缓解压力和增强自我心理素质的能力。他认为,只有拥有这些能力,才能更有可能成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工作者,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杨志明的每一条建议都充满了对当代学生的关怀和期望,他的言论如同春风化雨,激励着每一位大学生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