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紫琼)4月 26 日上午,吉林省教育信息技术特色高水平学科首席负责人、吉林省教育信息化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东岱教授,应我院诚挚邀请,莅临开展了一场主题为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的体会与思考” 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教育技术系周炫余主持,学院众多师生积极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伊始,周东岱教授精准地从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定位切入主题。他系统且全面地梳理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脉络,为师生们呈现出一幅清晰的行业发展图景。周教授着重指出,在当今时代,全球教育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深刻变革正在发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涌现,为长久以来困扰教育界的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矛盾,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和可能路径。不过,周教授也坦率地谈到,教育技术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在理论扎实性以及技术研发能力等关键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强化教育学、心理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跨学科研究范式,成为推动该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讲座的核心环节,周东岱教授结合自身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深入且细致地展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学科知识图谱构建、多目标优化学习路径推荐等关键技术。为了让复杂的技术原理更易于理解,他巧妙地运用 “导航系统” 进行类比,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个性化学习系统的三大核心要素 —— 知识表征、精准诊断与智能推荐。同时,周教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团队在知识图谱构建、认知状态评估等前沿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讲座接近尾声时,周东岱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倾囊相授自己在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过程中的宝贵体会。他指出目前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缺乏领域交叉、科学问题凝练不够以及创新性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周教授给出了极具建设性的两点建议:其一,鼓励师生聚焦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充分发挥多学科协同的力量,共同攻克难题;其二,强调要强化有组织科研,依托现有平台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影响力。
此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对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前沿研究有了更为深入、透彻的了解和认识,还进一步拓宽了大家的研究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为师生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启发与借鉴。
